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元赵孟頫鹊华秋色 卷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 卷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8.4x93.2
隔水一
12.3
引首
28.2x99.6
隔水二
10.9
隔水三
11.1
拖尾
28.4x320.2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引首
纸
隔水二
绫
隔水三
绫
拖尾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赵孟頫
本幅
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来归。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於左氏。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曰鹊华秋色云。元贞元年(西元一二九五年)十有二月。吴兴赵孟頫
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来归。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於左氏。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曰鹊华秋色云。元贞元年(西元一二九五年)十有二月。吴兴赵孟頫制。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行书
题跋
董其昌
隔水三
其昌记。壬寅除夕。
行书
其昌记。壬寅除夕。
题跋
杨载
拖尾
大德丁酉孟春望後三日。浦城杨载题于君锡之崇古斋。
行书
大德丁酉孟春望後三日。浦城杨载题于君锡之崇古斋。
题跋
范杼
拖尾
致和二年四月一日。临江范杼德机题。
行书
致和二年四月一日。临江范杼德机题。
题跋
董其昌
拖尾
万历三十三年。晒画武昌公廨题。其昌。
行书
万历三十三年。晒画武昌公廨题。其昌。
题跋
董其昌
拖尾
崇祯二年。岁在己巳。惠生携至金阊舟中。获再观。董其昌。
行书
崇祯二年。岁在己巳。惠生携至金阊舟中。获再观。董其昌。
题跋
钱溥
拖尾
正统十一年丙寅八月望。翰林钱溥谨题。
行书
正统十一年丙寅八月望。翰林钱溥谨题。
题跋
董其昌
拖尾
右张伯雨诗集所载。惠生属予再录。以续杨范二诗人之笔。岁在庚午夏五十三日。董其昌识。
行书
右张伯雨诗集所载。惠生属予再录。以续杨范二诗人之笔。岁在庚午夏五十三日。董其昌识。
题跋
董其昌
拖尾
董其昌重题
行书
董其昌重题
题跋
吴景运
拖尾
荆溪吴景运
行书
荆溪吴景运
题跋
曹溶
拖尾
曹溶题於双溪舟中
行书
曹溶题於双溪舟中
题跋
清高宗
拖尾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拖尾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拖尾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拖尾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拖尾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引首
乾隆御笔
乾隆御笔
题签
清高宗
签标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御书房监藏宝
监藏宝玺
石渠继监
监藏宝玺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监藏宝玺
寿
监藏宝玺
太上皇帝
监藏宝玺
古希天子
监藏宝玺
八旬天恩
监藏宝玺
八徵耄念之宝
监藏宝玺
古希天子(重一)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监赏
监藏宝玺
无逸斋精监玺
收传印记
欧阳玄印
收传印记
文彭之印
收传印记
文彭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
三桥居士(重一)
收传印记
文寿承氏(重一)
收传印记
神(重一)
收传印记
品(重一)
收传印记
墨林秘玩(重二)
收传印记
平生真赏(重一)
收传印记
项元汴氏审定真迹
收传印记
子孙永保(重一)
收传印记
墨(重二)
收传印记
林(重二)
收传印记
元汴之印
收传印记
子京珍秘
收传印记
子京(重二)
收传印记
神游心赏(重一)
收传印记
项墨林鉴赏法书名画
收传印记
项氏子京(重一。一半印)
收传印记
子京所藏
收传印记
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
墨林山人(重一)
收传印记
退密(重二)
收传印记
子京父
收传印记
考古证今
收传印记
游方之外(重一)
收传印记
项元汴印(重二)
收传印记
桃花源里人家
收传印记
子孙世昌(重一)
收传印记
墨林子
收传印记
檇李项氏士家宝玩(重一)
收传印记
天籁阁
收传印记
项子京家珍藏(重二。一半印)
收传印记
虚朗斋
收传印记
寄傲(重二)
收传印记
项叔子
收传印记
项墨林鉴赏章
收传印记
项墨林印(重一)
收传印记
田畴耕耨
收传印记
西畴耕耦(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项季子章
收传印记
墨林外史
收传印记
会心处
收传印记
世外法宝
收传印记
香岩居士(半印)
收传印记
若水轩(半印)
收传印记
煮茶亭长 (半印)
收传印记
蘧庐
收传印记
沮溺之俦(半印)
收传印记
中岳山人
收传印记
胶西张应甲先三氏图书
收传印记
胶西张应甲先三氏珍藏书画印
收传印记
苍岩子
收传印记
梁清标印
收传印记
蕉林书屋
收传印记
蕉林鉴定
收传印记
蕉林秘玩
收传印记
冶溪渔隐
收传印记
楞
收传印记
伽
收传印记
楞伽(重十二)
收传印记
采菱
收传印记
采菱
收传印记
楞伽山人(重一)
收传印记
楞伽真赏(重四)
收传印记
成德容若(重一)
收传印记
成德(重四)
收传印记
成子容若
收传印记
容若书画(重四)
收传印记
痴绝(重一)
收传印记
神品
收传印记
香界
收传印记
花间草堂
收传印记
张若麒印
收传印记
与京
收传印记
南阳
收传印记
山英
收传印记
锺山之英
收传印记
芝石室
收传印记
布衣躬耕
收传印记
白氏收藏图书
收传印记
一粟斋
收传印记
长庆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秋景
次要主题
建筑
房舍
次要主题
树木
杨柳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其他主题
人物
渔夫、船夫
渔夫
其他主题
人物
百姓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枯树
其他主题
树木
杉
其他主题
走兽
羊
其他主题
船
渔船
其他主题
器用
家俱(屏风)
桌、竹篷帘
其他主题
器用
耕织渔猎
渔(渔网)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皴法
披麻皴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 卷
英译名
Autumn Colors on the Ch'ueh and Hua Mountains
英译名
Autumn Colors on the Qiao and Hua Mountain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初编(御书房),下册,页99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页105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七册,页77-84
参考书目
1.王耀庭,〈元赵孟頫鹊华秋色〉,收入王耀庭、许郭璜、陈阶晋编,《故宫书画菁华特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初版,2001年再版),页176-177。 2.王耀庭,〈元赵孟頫鹊华秋色〉,收入王耀庭编,《青绿山水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七月初版一刷),页84-85。 3.林莉娜,〈元赵孟頫鹊华秋色〉,收入林莉娜编,《秋景山水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
网页展示说明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南宋宗室,後北上大都任官。此画是元贞元年(1295)他自济南路职位南返後,为友人周密(1232-1298)描绘其祖籍地貌景色之作。画卷构图简洁,在一广阔水泽坡岸间,右为尖耸的华不注山,左侧是浑圆鹊山。画中坡岸林木,与董源山水母题十分接近,然经赵孟頫的笔墨与设色後更具生趣,成一秀丽可人的自然佳景。黄公望从赵孟頫此类复古创新手法,得以掌握笔墨新活力。(2
网页展示说明
Zhao Mengfu (style name Zi'ang, sobriquet Songxue daoren), a member of the Song dynasty imperial clan, went north after the Song fall to serve as an official in the Yuan capital of Dadu. This work, do
网页展示说明
赵孟頫(1254-1322)、字は子昂、号は松雪道人。南宋皇室の血筋だが、後に北上して大都で任官した。本作は、元贞元年(1295)に済南路の职を退い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