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元倪瓒画谱 册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元倪瓒画谱 册
作者
书体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摺装)
创作时间
至正十年八月十五日(1350)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前副叶一
31.2x37.1
前副叶二
31.2x37.1
本幅
23.6x14.2
後副叶一
23.6x14.2
後副叶二
23.7x14.4
後副叶三
23.7x14.4
後副叶四
23.7x14.4
後副叶五
23.7x14.4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前副叶一
纸
前副叶二
纸
本幅
纸
後副叶一
纸
後副叶二
纸
後副叶三
纸
後副叶四
纸
後副叶五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一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二
行书
题跋
董其昌
第十开对幅
行书
题跋
大威
第十开对幅
题跋
清高宗
後副叶第一开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後副叶第一开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後副叶第二开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後副叶第二开
行书
题签
清高宗
行书
题跋
清高宗
第十开对幅
庚午嘉平臈日三布堂背临一过。
行书
庚午嘉平臈日三布堂背临一过。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石渠定监
监藏宝玺
宝笈重编
监藏宝玺
古稀天子(重十二)
监藏宝玺
寿(重十二)
监藏宝玺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监藏宝玺
八徵耄念之宝(重十)
监藏宝玺
八徵耄念之宝
监藏宝玺
太上皇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技法
技法
说明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元倪瓒画谱 册
英译名
Painting Manual
英译名
Manual of Sketches
英译名
Manual of Painting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58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21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二册,页134-141
内容简介(中文)
倪瓒(西元一三○一—一三七四年),字元镇,号云林、迂翁。家境富饶,筑清閟阁,蓄古书画、器物。善绘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 倪瓒之甥华子文求画法於云林,云林为此作册,时年五十岁。本册共十帧,每页依次绘竹林山石,并细叙画法。画法中语虽不求深致,而多发人所未发,甚为可贵。
内容简介(英文)
Ni Tsan, a native of Kiangsu province, came from a wealthy family and had a studio in which he kept ancient works of art. One of the Four Yüan Masters, Ni Tsan was noted for his paintings of land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