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元赵孟頫瓮牖图 卷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元赵孟頫瓮牖图 卷
作者
书体
色彩
青绿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7.1x100.5
隔水一
11.3
引首一
27.4x85.5
隔水二
10
引首二
27.4x68.5
隔水三
9.9
隔水四
10.5
拖尾
27.4x323.2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引首一
纸
引首二
纸
拖尾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题跋
项元汴
本幅
作者款识
赵孟頫
拖尾
右子贡见原宪图。要见贫无谄。富无骄之意。乃为尽其能事耳。然二子同出夫子之门。以道德为悦。岂以贫富为嫌哉。子昂。
右子贡见原宪图。要见贫无谄。富无骄之意。乃为尽其能事耳。然二子同出夫子之门。以道德为悦。岂以贫富为嫌哉。子昂。
题跋
汤炳龙
拖尾
北村老民汤炳龙题
行书
北村老民汤炳龙题
题跋
拖尾
云石
行书
云石
题跋
倪瓒
拖尾
倪瓒
行书
倪瓒
题跋
张雨
拖尾
张天雨观
行书
张天雨观
题跋
顾瑛
拖尾
金粟道人顾阿瑛
行书
金粟道人顾阿瑛
题跋
姚绶
拖尾
成化己亥十月望姚绶书
行书
成化己亥十月望姚绶书
题跋
沈周
拖尾
沈周
沈周
题跋
史监
拖尾
松陵史监观
楷书
松陵史监观
题跋
姚绶
引首一
赐进士中台归叟姚绶书
行书
赐进士中台归叟姚绶书
题跋
金湜
引首二
四明八十一叟金湜书
隶书
四明八十一叟金湜书
题跋
项元汴
卷末
题跋
项元汴
卷末
题跋
项元汴
卷末
题跋
项元汴
卷末
题跋
项元汴
卷末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赵
作者印记
赵氏子昂
作者印记
赵孟頫印
作者印记
松雪斋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御书房监藏宝
监藏宝玺
古希天子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赏
收传印记
士奇之印
收传印记
杨氏家藏
收传印记
一元
收传印记
芙蕖
收传印记
瀹雪斋
收传印记
神
收传印记
品(重一)
收传印记
子京父印(重一)
收传印记
项墨林监赏章(重二)
收传印记
子京(葫芦印,重一)
收传印记
项元汴印(重二)
收传印记
墨林秘玩(重一)
收传印记
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
项子京家珍藏(重一)
收传印记
退密(重二)
收传印记
墨林主人
收传印记
净因庵主
收传印记
若朴之印(重二)
收传印记
天籁阁(重一)
收传印记
平生真赏(重二)
收传印记
子孙永保
收传印记
子京珍秘
收传印记
神游心赏
收传印记
墨林山人(重一)
收传印记
墨林嬾叟
收传印记
子孙世昌(重一)
收传印记
若水轩
收传印记
项叔子(重一)
收传印记
墨林
收传印记
虚朗斋
收传印记
考古正今
收传印记
子京父
收传印记
子京所藏
收传印记
寄傲
收传印记
桃里
收传印记
檇李项氏士家宝玩
收传印记
江南水竹邨
收传印记
桃花源衣里人家
收传印记
项孔彰印
收传印记
商丘宋荦审定真迹(重一)
收传印记
宋荦书画府印
收传印记
纬萧草堂画记
收传印记
宝轴时开心一洒
收传印记
吴士让印
收传印记
天目吴士让图书
收传印记
山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之印
收传印记
巡抚江西地方兼理军务关防
收传印记
江南江宁苏松常镇准扬徐八府州承宣布政使司印
收传印记
督理通州等处关防
收传印记
督理通州草场税务关防
收传印记
吴氏世保
收传印记
逊肤
收传印记
前山吴氏家藏
收传印记
逊斋文房之印
收传印记
丛艺馆
收传印记
□堂
收传印记
从吾所好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经史-故事
子贡见原宪图
主要主题
人物
圣贤
子贡、原宪
次要主题
建筑
茅草屋
次要主题
建筑
篱笆、围墙
次要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侍从
次要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其他主题
山水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车
其他主题
器用
文玩(琴棋书画)
书
其他主题
器用
兵器
剑
其他主题
器用
如意
其他主题
树木
松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山水
云
技法
技法
说明
工笔
写意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元赵孟頫瓮牖图 卷
英译名
Humble Cottage with a Round Window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1003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页11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七册,页139-144
参考书目
1.蒋复璁,〈倪瓒题赵孟頫瓮牖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元四大家》(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二版,1984年三版),页61。
内容简介(中文)
赵孟頫(西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宋宗室,居浙江吴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仕元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諡文敏。诗文清远,倡书法入画,复唐宋古风,书画均为後世所宗。 此幅故事出於《孔子家语》,绘子贡见原宪,以昭示君子以德乐道之理。本幅山石无皴,仅钩勒轮廓,後填以青绿。点叶用石绿外染赭石,人物衣纹行笔柔畅有力,有唐人古风。
内容简介(中文)
赵孟頫(西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诗文清远,书画复唐宋古风,为後世所宗。图绘子贡见原宪,以昭示君子以德乐道之理,故事出於《孔子家语》。本幅山石无皴,仅钩勒轮廓,後填以青绿,物衣纹行笔柔畅有力,有唐人古风。画幅右下有千字文「索」字编号,卷後则有项元汴题识「明嘉靖卅年(一五五八)秋八月重装于天籁阁」,并有「原价五十两」之记述。
内容简介(英文)
From the Song imperial clan, Zhao Mengfu wrote lofty poetry, and i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he advocated a return to Tang and Song styles. The story here of 2 disciples of Confucius (Zigong meeting Y
内容简介(英文)
Chao Meng-fu was a scholar-official and artist. His poetry and prose were pure, and he advocated introducing calligraphy into painting and reviving T'ang and Sung styles. Hi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