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宋李唐清溪渔隐 卷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宋李唐清溪渔隐 卷
作者
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5.2x144.7
隔水一
10.4
引首
25.2x80.7
隔水二
25.2x5.4
隔水三
25.2x6.4
拖尾
25.2x107.5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引首
纸
隔水二
绫
隔水二
绫
拖尾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李唐
本幅
河阳李唐笔
河阳李唐笔
题跋
本幅
楷书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行书
题跋
拖尾
行书
题跋
赵孟坚
拖尾
大德五年。吴兴赵子固奉题。
行书
大德五年。吴兴赵子固奉题。
题跋
王显之
引首
显之书
篆书
显之书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石渠继监
监藏宝玺
养心殿宝
监藏宝玺
太上皇帝之宝
监藏宝玺
古希天子
监藏宝玺
寿
监藏宝玺
八徵耄念之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绍
收传印记
兴
收传印记
和斋
收传印记
甘氏家藏
收传印记
丹阳开国
收传印记
琴书清暇
收传印记
乾坤浩气
收传印记
王显之家藏图书真蹟
收传印记
文寿承氏
收传印记
文彭之印
收传印记
三桥居士
收传印记
子京(重二)
收传印记
元汴之印
收传印记
墨林秘玩(重二)
收传印记
平生真赏
收传印记
项子京家珍藏(重二)
收传印记
神(重一)
收传印记
品(重一)
收传印记
桃里
收传印记
若水轩
收传印记
天籁阁(重一)
收传印记
项元汴印(重二)
收传印记
项墨林印(重一)
收传印记
子京珍藏
收传印记
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
退密
收传印记
子京珍秘(重二)
收传印记
桃花源里人家
收传印记
项墨林印(重一)
收传印记
神游心赏
收传印记
墨林山人
收传印记
寄傲
收传印记
蘧庐
收传印记
墨林项季子章
收传印记
考古正今
收传印记
项墨林监赏法书名画
收传印记
子京
收传印记
项叔子
收传印记
项墨林监赏章
收传印记
檇李项氏士家宝玩
收传印记
虚朗斋
收传印记
子孙永保
收传印记
墨林秘玩
收传印记
墨
收传印记
林
收传印记
苍岩
收传印记
苍岩子梁清标玉立氏印章
收传印记
观其大略
收传印记
棠屯审定
收传印记
棠屯
收传印记
蕉林居士
收传印记
米氏家藏书画子子孙孙永保用享
收传印记
叶蕃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次要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其他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隐士
其他主题
人物
渔夫、船夫
渔夫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花草
芦苇
其他主题
建筑
茅草屋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建筑
水利
水车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皴法
斧劈皴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宋李唐清溪渔隐 卷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攸芋斋),下册,页118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页45-46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六册,页139-142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