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历朝画幅集册 册 宋惠崇秋浦双鸳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历朝画幅集册 册 宋惠崇秋浦双鸳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册(摺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7.4x26.4
对幅
27.4x26.3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对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题跋
贡颖之
对幅
宣城贡颖之
行楷书
宣城贡颖之
题跋
张田
对幅
张田
行楷书
张田
题跋
对幅
逸斋
行书
逸斋
题跋
王行
对幅
王行
行楷书
王行
题跋
周爵
对幅
独醉生
行书
独醉生
题跋
清高宗
本幅上方
行书
题签
裱纸
楷书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古希天子
监藏宝玺
太上皇帝之宝
监藏宝玺
八徵耄念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赵孟櫅印
收传印记
仰不愧俯不怍二乐也
收传印记
沈周宝玩(重一)
收传印记
天籁阁(重一)
收传印记
退密
收传印记
项子京家珍藏(重一)
收传印记
项元汴印(重一)
收传印记
墨林山人
收传印记
子孙世昌
收传印记
子孙永保
收传印记
神游心赏
收传印记
净因庵主
收传印记
墨林秘玩
收传印记
项墨林父秘笈之印
收传印记
珍秘
收传印记
宜尔子孙
收传印记
丹诚
收传印记
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
收传印记
信公鉴定珍藏
收传印记
真赏(重一)
收传印记
信公珍赏(重一)
收传印记
琴书堂
收传印记
千山耿信公书画之章
收传印记
公
收传印记
会侯珍藏(重一)
收传印记
吴廷
收传印记
怡亲王宝
收传印记
宝藏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翎毛
鸭.凫
次要主题
花草
莲荷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其他主题
花草
其他主题
花草
芦苇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皴法
双钩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历朝画幅集册 册 宋惠崇秋浦双鸳
英译名
Pair of Ducks on an Autumn Bank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68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19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八册,页372-377
参考书目
1.刘芳如,〈惠崇秋浦双鸳〉,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宋代书画册页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页286-287。 2.谭怡令,〈宋惠崇秋浦双鸳〉,收入谭怡令编,《画?珍禽》(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8年十月初版),页80。 3.本社,〈宋惠崇秋圃双鸳〉,《故宫文物月刊》,第32期(1985年11月),页1。 4.刘芳如,〈「七十件书画册页名品特展」精选(六) — 惠
内容简介(中文)
惠崇(约西元965─1017年),原籍福建建阳。以善诗,位列宋「九诗僧」之一。画以小景着称,写江南春色、烟雨芦雁,曾博得诸多文人的赞赏。如王安石谓「惠崇晚出吾最许」,苏轼亦形容其画中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境。 惠崇画蹟,於宋时已多赝品,本幅选自「历朝画幅集册」第二幅。画无款印,旧传为惠崇所作。绘败荷芦岸,水鸭双栖。用笔融挺劲、柔细於一炉,加以设色雅淡,充分展现秋景萧瑟宁静的气息。
内容简介(英文)
The monk Hui-ch'ung originally hailed from Chien-yang in Fukien. He excelled at poetry, becoming known as one of the “Nine Poet-monks” of the Sung dynasty. He was especially famous for his intimate sc
研究性论着
惠崇是北宋初年着名的诗僧(注1),生卒、籍里尚待考。(注2) 自宋代始,论者对於惠崇的画艺,即曾赋予高度评价。王安石(1021–1086)、沈括(1029–1093)、苏轼(1036–1101)、黄庭坚(1045–1105)等文人,亦皆有诗作形容其画。 惠崇的画作,今多已不传,仅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秋浦双鸳」、辽宁省博物馆的「沙江烟树图」,及日本私人收藏的「荷鹭图」、「芦雁图」(注3)数幅,较接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