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宋文同墨竹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宋文同墨竹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131.6x105.4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题跋
王直
诗塘
行书
题跋
陈循
诗塘
楷书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静闲书室
作者印记
文同与可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树木
竹
技法
技法
说明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宋文同墨竹 轴
英译名
Bamboo in Monochrome Ink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61-6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页265-266
参考书目
1.张华芝,〈宋文同墨竹〉,收入王耀庭、许郭璜、陈阶晋编,《故宫书画菁华特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初版,2001年再版),页82-83。 2.谭怡令,〈文同墨竹〉,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 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页185- 186。 3.〈宋文同墨竹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名宝上珍》(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
内容简介(中文)
文同(西元一0一八-一0七九)字与可,四川梓潼人。善画竹,他的好友苏轼为他的竹子写过许多首题画诗。墨竹是文人画中重要的题材之一,而文同正是北宋墨竹的代言人。画中的一枝墨竹,竹叶和竹枝从左上方垂下,再往右方微印而上,寓屈伏中隐有劲拔的生机。此画不但是客观观察与笔墨技巧的呈现,也是士大夫人格与节操的隐喻。画叶的墨色有浓淡的对比,据米芾说也是自文同始。
内容简介(中文)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四川梓潼人。善画竹,好友苏轼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而文同正是北宋墨竹的代言人。幅中墨竹一枝,从左上方蜿蜒而下,再往右方微仰向上,寓屈伏中隐有劲拔的生机。不但是客观观察与笔墨技巧的呈现,也是士大夫人格节操的隐喻。画叶以墨色的浓淡来表现正反面,据米芾(1052-1108)说也始自文同。(20061206)
内容简介(英文)
Wen T'ung, who went by the style name Yü-k'o, was a native of Tzu-t'ung in Szechwan. Gifted at painting bamboo, the literary great Su Shih, a friend of his, wrote many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tha
内容简介(英文)
Wen T'ung was a native of Szechwan who excelled at painting bamboo. His friend Su Shih inscribed many poems on his paintings of bamboo. Ink bamboo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scholar painting and Wen T
网页展示说明
文同(1018-1079),四川梓潼人。字与可。善诗文,工书画。尤善画墨竹,为学者所宗,谓为「湖州派」,对後世墨竹画影响极大。 本幅墨画一枝繁叶茂的悬崖倒垂竹,画竹竿用圆浑中锋行笔;竹节采钩笔、留白,上下相扣;画叶之墨色浓淡相依。通幅视之,端谨合矩,却处处潇洒自如、笔笔带生意。文同首创以水墨单色画竹,本幅不仅为其存世墨竹真蹟之代表,亦为北宋文人水墨画代表作之一。 (20110913)
网页展示说明
Wen Tong (style name Yuke), a native of Zitong in Sichuan, excelled at poetry and prose while being gifted at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e particularly specialized at bamboo painted in monochrome ink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