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仇英临宋元六景 册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仇英临宋元六景 册
作者
书体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摺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一
29.2x47.1
本幅二
29.2x43.2
本幅三
29.3x43.5
本幅四
29.3x43.8
本幅五
29.3x46.8
本幅六
29.2x43.8
後副叶一
29.3x47
後副叶二
29.3x47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後副叶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题跋
项元汴
後副叶二
墨林项元汴清玩。嘉靖二十六年(西元一五四七年)春。摹於博雅堂。
行楷书
墨林项元汴清玩。嘉靖二十六年(西元一五四七年)春。摹於博雅堂。
题跋
项声表
後副叶二
戊寅夏。孙声表叔远氏重装。
行楷书
戊寅夏。孙声表叔远氏重装。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石渠定监
监藏宝玺
宝笈重编
监藏宝玺
乾清宫监藏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监赏
监藏宝玺
无逸斋精监玺
收传印记
项元汴印(重五)
收传印记
墨林山人(重四)
收传印记
父印(半印)
收传印记
宝玩印(半印)
收传印记
虚朗斋(重一)
收传印记
子京(半印)
收传印记
亭长(半印)
收传印记
珍秘(半印重一)
收传印记
子京父印(重三)
收传印记
沮溺(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子
收传印记
子京父印(重二)
收传印记
子孙永保(重一)
收传印记
子孙世昌
收传印记
桃花源(半印)
收传印记
项叔子
收传印记
耕耨(半印)
收传印记
香岩(半印)
收传印记
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
墨林秘玩
收传印记
寄傲
收传印记
寄傲(半印)
收传印记
煮茶(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半印)
收传印记
秘玩(半印)
收传印记
项氏(半印重一)
收传印记
堂(半印)
收传印记
蘧庐(半印)
收传印记
病仙(半印)
收传印记
会心(半印重一)
收传印记
墅处(半印)
收传印记
项印(半印)
收传印记
项季子章(半印重一)
收传印记
子京(半印重一)
收传印记
子京(瓢形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主人
收传印记
木鸡(半印)
收传印记
山樵(半印)
收传印记
癖茶(半印)
收传印记
逸民(半印)
收传印记
净因庵主
收传印记
平生真赏
收传印记
檇李
收传印记
项声表印(重五)
收传印记
叔远(重五)
收传印记
山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之印
收传印记
江南江宁苏松常镇淮扬徐八府州承宣布政使司印
收传印记
商丘宋荦书画府印
收传印记
宝轴时开心一洒
收传印记
宋荦审定(重五)
收传印记
教忠堂藏
收传印记
衣园居士
收传印记
子孙宝之
收传印记
衣园藏真(重一)
收传印记
竹溪秘玩(重一)
收传印记
衣园(重一)
收传印记
双清阁书画章
收传印记
衣园审定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技法
技法
说明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仇英临宋元六景 册
英译名
Six Scenes in Sung and Yüng Styles
英译名
Six Scenes Imitating Song and Yuan Style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第一册,页409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43-45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二册,页238-241
参考书目
1.许郭璜,〈明仇英临宋元六景〉,收入许郭璜编,《仇英作品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9年初版),页98-99。 2.林莉娜,〈明仇英临宋元六景〉,收入林莉娜、张华芝编,《冬景山水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9年元月初版),页63-64。 3.江兆申,〈仇英临宋元六景 册〉,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5年初版,1
内容简介(中文)
仇英(约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年青时曾为漆工,後遇周臣,经其指授,渐有名於艺坛。工画山水、人物、兼善花卉、鸟兽、传世蕃马之作,亦复不少。画为临宋元六景册,其一为高峯远湖,其二为云山楼阁,其山坳田舍,其四为关山渔舍,其五为松林村落,其六为竹篱压雪。此册用笔率意而富天趣,设色亦雅澹。精丽端整中,又有一份潇洒。
内容简介(中文)
仇英(约西元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年),江苏太仓人。字实父,号十洲。年轻时曾为漆工,後遇周臣,经其指授,渐有名於艺坛。仇英晚年曾受聘於项元汴,临摹古画颇有心得。此册用笔率意而赋天趣,设色淡雅,精丽端整中,又有一份潇洒,完成於一五四七年。幅上有项元汴「墨林秘玩」等多方收藏印,後副叶亦有其题跋及千字文第六八九「聆」字编号,当是受聘於项家时所作。
内容简介(英文)
Qiu Ying (style name Shifu, sobriquet Shizhou) was a native of Taicang, Jiangsu. A lacquer craftsman as a youth, he later met the painter Zhou Chen. Becoming his student, he gradually achieved fame i
内容简介(英文)
The first leaf of this album depicts lofty peaks and a broad lake; the second, storied buildings among cloud-wrapped mountains; the third, mountains and valleys, houses and fields; the fourth, a mount
网页展示说明
仇英(约西元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年),江苏太仓人,居苏州。字实父,号十洲。工画山水、人物,初师周臣,後又融会唐宋各家之长,自成一格。终能凭其超卓画艺,位列明代四大家。 本册共六幅,分绘高峯远湖、云山楼阁、山坳田舍、关山渔舍、松林村落、竹篱压雪。运笔兼工带写,设色亦雅澹超俗,於精丽端整中不失潇洒。画成於嘉靖廿六年(一五四七),为受聘项元汴家时所作。 (20121016)
网页展示说明
Qiu Ying (style name Shifu, sobriquet Shizhou), a native of Taicang in Jiangsu who resided in Suzhou, was good at landscapes and figures. At first he studied under Zhou Chen, later fusing the virtues
网页展示说明
仇英(1494-1552)、江苏太仓の人、苏州で暮らした。字は実父、号は十洲。山水画と人物画に优れていた。周臣に师事した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