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清石谿茂林秋树 卷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清石谿茂林秋树 卷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语言
汉文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7.7x237.1
隔水一
10.7
隔水二
11.5
隔水三
9.7
隔水四
10.2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隔水
绫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石谿
本幅
茂林秋树图。石道人。
行书
茂林秋树图。石道人。
题跋
清高宗
隔水
丁亥春月御题
行书
丁亥春月御题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石渠定监
监藏宝玺
宝笈重编
监藏宝玺
重华宫监藏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其他主题
树木
竹
其他主题
山水
奇石
主要主题
山水
秋景
其他主题
山水
瀑布
其他主题
器用
家俱(屏风)
供桌
其他主题
花草
芦苇
其他主题
人物
行旅
次要主题
树木
松
其他主题
建筑
茅草屋
其他主题
树木
杨柳
其他主题
山水
山径
其他主题
建筑
亭
其他主题
树木
芭蕉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树木
枫树.槭树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高士、士人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待徙、童仆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溪涧
技法
技法
说明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清石谿茂林秋树 卷
英译名
Luxuriant Autumn Woods
英译名
Dense Forest of Autumn Tree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四册,页186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页266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册,页201-204
参考书目
1.林莉娜,〈清石谿茂林秋树〉,收入林莉娜编,《秋景山水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9年十月初版),页80-81。 2.何传馨,〈石谿及其茂林秋树卷〉,《故宫文物月刊》,第15期(1984年6月),页96-101。 3.许文美,〈清石谿茂林秋树〉,收入蔡玫芬主编,《精彩一百 国宝总动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年九月初版一刷),页328。
内容简介(中文)
髡残(一六一二-一六七三),本姓刘,字石谿,一字介,丘号白秃、残道人。年幼失恃,出家为僧,後游历诸方。画山水,奥境奇辟,笔法深得王蒙意趣,亦善融和黄公望笔意。而秃笔用拙处,则为石谿自家面目。 本幅林木繁茂,枝干多左偃,树叶浓淡相间,布满画面,画中运用了十余种画叶手法,以墨点之单叶、勾勒之夹叶,交互为用,画来密而不滞,丰富而多变化。
内容简介(中文)
石谿(西元一六一二-约一六七三年),僧,湖南武陵人。本姓刘,字介丘,号髡残。幼而失恃,投龙山三家庵为僧,旋游历诸方。画山水,奥境奇辟,笔法深得王蒙意趣。秋林、水亭、瀑布、幽径、草堂,随丘壑之起伏错落画中,缅邈幽深。固造王蒙堂奥,亦善融和黄公望之笔意。尚秃笔用拙,则为自家面目。本幅林木繁茂,枝干大多左偃,树叶浓淡相间,布满画面,画中运用了十余种画叶法,以墨点之单叶,勾勒之夹叶,交互
内容简介(英文)
The monk Shih-hsi was a native Wu-liang in Hunan province. His family name was Liu and his style name was Chieh-ch’iu. Toward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1638-1644), he became a monk at the Lung-shan
内容简介(英文)
K’un-ts’an, also known as Shih-chi, was a native of Hunan province. He became a monk at the end of the Ming. Traveling extensively, his landscape paintings were noted for unique scenery and blunt brus
网页展示说明
石谿(1612-约1673)俗姓刘,湖南武陵人,字介丘,法名大杲,号髡残、石秃、电住道人等。二十七岁出家为僧,清顺治十一年,赴南京大报恩寺,入藏社校刻大明《南藏》。顺治十五年,至幽栖山祖堂寺为住持至终。 此画构景密实,用笔浑厚,风格源自元四家之黄公望、王蒙。全幅墨色清润,树石着淡赭、石绿,并用重色敷填夹叶,增添秋意。传世石谿作品多为巨轴,本幅手卷显得特殊。 (20110913)
网页展示说明
Shixi (secular surname Liu; style name Jiechiu, Buddhist name Dagao, and sobriquets Kuncan, Shitu, and Dianzhu daoren) was a native of Wuling in Hunan. He took the tonsure and became a Buddhist monk
研究性论着
石谿(1612--约1673)俗姓刘,字介丘,法名大杲,号髡残、石秃、电住道人等。湖南武陵人。二十七岁出家为僧,清顺治十一年(1654)赴南京大报恩寺,入藏社校刻大明南藏,与钱谦益、顾炎武交往,并与程正揆(1604--1676)论画。顺治十五年(1658),至幽栖山祖堂寺为住持以至於终。 石谿画构景丰富繁密,与王蒙(1308--1385)相似,用笔苍劲浑厚,墨色或重浊或清润,率意自然,有「粗服乱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