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文伯仁摄山白鹿泉庵图 卷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文伯仁摄山白鹿泉庵图 卷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7.6x133.6
隔水一
13.9
隔水二
13.7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文伯仁
本幅
摄山白鹿泉庵图。(篆书)。山中农人文伯仁写。(行书)。
篆书
摄山白鹿泉庵图。(篆书)。山中农人文伯仁写。(行书)。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定监
监藏宝玺
宝笈重编
监藏宝玺
重华宫监藏宝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当湖刘氏家藏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名胜
摄山白鹿泉庵
主要主题
山水
次要主题
树木
松
次要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湍泉
其他主题
建筑
寺庙
其他主题
建筑
佛堂
其他主题
佛道人物
僧(和尚、尼姑)
和尚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其他主题
船
帆船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侍徙
其他主题
人物
行旅
其他主题
人物
孩童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树木
杨柳
其他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士人
技法
技法
说明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文伯仁摄山白鹿泉庵图 卷
英译名
Cottage at White Deer Stream, Mt. She
英译名
Bailuquan Hermitage at Sheshan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623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页200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九册,页169-170
内容简介(中文)
文伯仁(西元一五○二-一五七五年),字德承,号五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的侄子。长於人物、山水画,承袭沈周、文徵明,并师法王蒙。 摄山在江苏江宁县东北,一名栖霞山。约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文伯仁寓居此地白鹿泉庵,并与南京友人结茶社。此图描绘由平地入山,经途所见,起首远眺长江,中段栖霞寺隐於山麓,最後为白鹿泉庵,在重山峻岭中,倍觉清幽。
内容简介(英文)
Cottage at White Deer Stream, Mt. She Wen Po-jen (1502-1575) Ming Dynasty Wen Po-jen was a native of what is now Soochow and the nephew of Wen Cheng-ming. He specialized in figure and landscape
网页展示说明
约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起,苏州受到倭寇攻击,文伯仁举家避走南京,寓居於摄山白鹿泉庵附近。当时庵中僧人福懋,本为苏州竹堂寺住持,亦属文徵明交游圈之一员,两人与友朋常在庵中文讌诗会,称盛一时。这幅画或许便是为福懋所作。 文伯仁对於画中景物视点的安排饶富趣味,以俯视描绘长江上数点风帆与南京城郊屋舍,与大名鼎鼎的栖霞寺,又以平视的角度描绘群山环抱的白鹿泉庵,巧妙地利用视角安排远近景物,营造远离尘俗
网页展示说明
Starting from about 1555, when Suzhou came under attack by Japanese pirates, Wen Boren and his family sought refuge in Nanjing, taking up residence near Bailuquan Hermitage at Sheshan. At the time, a
网页展示说明
苏州は嘉靖34年(1555)顷から倭寇に袭撃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そのため、文伯仁一家は南京に逃れ、摄山白鹿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