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陆师道临文徵明吉祥庵图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陆师道临文徵明吉祥庵图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90.7x40.9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陆师道
本幅
衡山师舍西有吉祥庵。往岁尝与故友刘协中。访僧权鹤峰过之。协中赋诗云。城里幽栖古寺闲。相依半日便思还。汗衣未了奔驰债。便是逢僧怕问山。衡山师和云。殿堂深寂竹床闲。坐恋椶阴忘却还。水竹悠然有
行书
衡山师舍西有吉祥庵。往岁尝与故友刘协中。访僧权鹤峰过之。协中赋诗云。城里幽栖古寺闲。相依半日便思还。汗衣未了奔驰债。便是逢僧怕问山。衡山师和云。殿堂深寂竹床闲。坐恋椶阴忘却还。水竹悠然有遐相。会心何必在空山。因读旧题。追次其韵。尘踪俗状强追闲。惭愧空门数往还。不见故□空约在。黄梅雨暗郭西山。时辛酉仲春。抵今庚辰。又二十年矣。追感昔游。不觉怆失。他日偶与协中之子穉孙谈及。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丙午仲秋用图中题句韵。御题。
行书
丙午仲秋用图中题句韵。御题。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石渠定监
监藏宝玺
宝笈重编
监藏宝玺
养心殿监藏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徐坚曾观
收传印记
好读书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名胜
吉祥庵
次要主题
山水
夏景
次要主题
山水
奇石
次要主题
树木
松
次要主题
树木
棕榈
次要主题
树木
芭蕉
次要主题
建筑
茅草屋
次要主题
佛道人物
僧(和尚、尼姑)
和尚1人
次要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隐士1人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童仆1人
其他主题
器用
文房用具
书卷
其他主题
器用
花器
花瓶
其他主题
器用
香炉.火盆
其他主题
器用
家俱(屏风)
床榻、桌、椅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建筑
栏杆
其他主题
建筑
庭院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技法
技法
说明
皴法
皴法
披麻皴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陆师道临文徵明吉祥庵图 轴
英译名
After Wen Cheng-ming's Studio of Auspiciousnes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第二册,页105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413-41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八册,页139-140
参考书目
1.〈明陆师道临文徵明吉祥庵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园林名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十月初版),页75-76。
内容简介(中文)
陆师道(一五一0-一五七三)字子传,号元洲,更号五湖。长洲人。明嘉靖十七年进士,累官尚宝少卿。晚年师事文徵明,工诗文书画,人谓徵明四绝,并能得之。画山水澹远似倪瓒,精丽者不减赵孟頫。 此图临文徵明吉祥庵图,二人坐小庵敞轩中,几榻明净,童子方烹茶,庭前植椶、芭蕉,布置奇石流泉,笔墨设色皆极淡雅。 按文徵明绘吉祥庵图在清初流传不止一本,今仅见着录,由陆氏临本可知文徵明原蹟为五十二
内容简介(英文)
Two gentlemen sit in an open verandah uncluttered with furnishings save a low couch; outside a servant is preparing tea. A flowing stream winds through the garden planted with banana trees, coir palms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