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宋李唐万壑松风图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宋李唐万壑松风图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浅设色,青绿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188.7x139.8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李唐
本幅石壁上
皇宋宣和甲辰(西元一一二四年)春。河阳李唐笔。
隶书
皇宋宣和甲辰(西元一一二四年)春。河阳李唐笔。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嘉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宝笈三编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乾卦(半印)
收传印记
悦生(瓢印)
收传印记
蕉林
收传印记
蕉林审定
收传印记
观其大略
收传印记
司印(半印)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主要主题
树木
松
次要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次要主题
山水
瀑布
技法
技法
说明
皴法
斧劈皴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宋李唐万壑松风图 轴
英译名
Wind in Pines Among a Myriad Valley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三册,页1477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73-7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册,页35-36
参考书目
1.王耀庭,〈宋李唐万壑松风图〉,收入王耀庭、许郭璜、陈阶晋编,《故宫书画菁华特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初版,2001年再版),页94-95。 2.何传馨,〈宋李唐万壑松风〉,收入何传馨、许郭璜编,《夏景山水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1年七月初版),页93。 3.陈韵如,〈李唐万壑松风图〉,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 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
内容简介(中文)
李唐(约一0四九-一一三0後,另一说约一0七0-一一五0後),河阳人,字曦古。北宋徽宗朝任职翰林图画院。靖康之难後,中原纷乱,李唐则在建炎年间(一一二七-一一三0)渡江至杭州。南宋绍兴年间(一一三一-一一六二)高宗重建了画院,李唐再入画院,授成忠郎,为画院待诏,赐金带。 本幅是继「谿山行旅」、「早春」之後,北宋山水的另一巨作,代表了山水画迈入另一辉煌的阶段。在主峰旁陡直的远山上,题有「皇宋宣和甲辰
内容简介(中文)
据最近的光学分析,此画右侧山峰上的款题,是在青绿敷色层下;推测墨书应为原款,时间在一一二四年。李唐为河阳人,曾入徽宗画院,其时李唐正当盛年。约三十年後,又在南方重入高宗画院,发展出影响深远的大斧劈水墨风格。此作既为珍贵的李唐资料,亦可用以理解南北宋之变。 画中山水刻意绕过郭熙,而重回更早的范宽模式。但重点已非主山的壮硕,而转向描绘一个有松林流水的深邃山谷。藉光学摄影,针叶上浓重青绿清晰可判,而其後
内容简介(英文)
The latest scientific study on this work shows the signature on a peak to the left appearing beneath the bluish-green wash. Suggesting the ink is original, it affirms the date as 1124. Li T'ang, nativ
内容简介(英文)
Li T'ang, a native of Ho-yang, is also said to have lived from about 1070 to after 1150. He served in the Hanlin Academy of Painting under Emperor Hui-tsung (r. 1101-1125) of the Northern Sung. Someti
网页展示说明
画幅左侧山峰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阳李唐笔」的款署。李唐(约1049-1130後),字曦古,河阳(河南孟县)人,活动於两宋之际。 山间幽谷,松林郁郁茂生,泉水潺潺流动。山体虽层叠紧密,却有空间深度。以小斧劈皴擦山石,再用深浅青绿烘染,形塑山石坚实又具润泽感的独特效果,深浅设色的松针则营造出繁盛动态之效果。近景松林与背後泉水山石重叠,显示深远表现的画法。 (20110913)
网页展示说明
On one of the peaks left of the main mountain is a signature that reads, “Brushed by Li Tang of Heyang in spring of the ‘jiachen’ year (1124) of the Xuanhe reign of the Great Song.” Li Tang (style na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