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唐寅画班姬团扇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唐寅画班姬团扇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150.4x63.6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唐寅
本幅
吴郡唐寅
行书
吴郡唐寅
题跋
祝允明
本幅
祝允明
行书
祝允明
题跋
文徵明
本幅
徵明
行书
徵明
题跋
王榖祥
本幅
王榖祥
行书
王榖祥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嘉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宝笈三编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一书生
收传印记
橤书楼藏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人物
仕女
次要主题
树木
棕榈
次要主题
花草
蜀葵
其他主题
器用
扇
扇(团扇)
其他主题
建筑
庭院
其他主题
山水
奇石
其他主题
山水
秋景
技法
技法
说明
工笔
写意
皴法
斧劈皴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唐寅画班姬团扇 轴
英译名
Lady Pan's Round Fan
英译名
Lady Pan Holding the Autumn Fan
英译名
Concubine Ban’s Rounded Fan
英译名
Lady Ban’s Round Fan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页1865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351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七册,页19-20
参考书目
1.刘芳如,〈明唐寅画班姬团扇〉,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明中叶人物画四家特展-杜菫、周臣、唐寅、仇英》(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年初版),页150-152。 2.江兆申,〈唐寅班姬团扇 轴〉,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再版,1981年三版),页303。 3.刘芳如,〈唐寅班姬团扇〉,收入刘芳如、张华芝主编,《群芳
内容简介(中文)
本幅取材自汉班婕妤的〈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榈树下,班姬持扇伫立,庭前复植有蜀葵,点出夏末时令。 幅中画花用没骨法、仕女脸部的三白法,均与杜菫「玩古图」极近,据此可观测唐寅的风格源流。另外,由画上方文徵明题识的书体研判,应为文氏四十岁後所作。文与唐同年,故本幅可定为唐寅此际(一五○九顷)的作品。
内容简介(中文)
椶榈下班姬持扇,下画葵花点秋令。按汉班婕妤有怨歌行,末云:「常恐秋节至,凉颷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盖有所托而云然也。轴上有祝允明、文徵明、王榖祥三题。文徵明字,与他书皆不类,微近三十九岁书落花诗笔意,惟落花诗署名尚用文壁耳。相传徵明四十岁使用「徵明」署书画,四十岁前用「文壁」,故此帧定为唐寅四十岁之作。文唐两人,本同年生。
内容简介(中文)
唐寅(西元一四七0-一五二三年)江苏吴县人。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天资颖异,性格潇洒不羁,自命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画师周臣,而有出蓝之誉。椶闾下班姬持扇,下画葵花点秋令。按汉班婕妤有怨歌行,末云:「常恐秋节至,凉飕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盖有所托而云然也。标题班姬团扇,实误,案班姬为班昭(曹大家)而非班婕妤。
内容简介(英文)
T’ang Yin (style names Tzu-wei and Po-hu; sobriquet Liu-ju) was a native of Wu-hsien, Kiangsu. One of the foremost and boldest artistic geniuses of the Kiangnan region, he studied with, and eventually
内容简介(英文)
A lady stands holding a fan beneath a grove of coir-palms. Below her is a camellia bush, indicating the autumn season. Pan Chieh-yü was a concubine of the Han Emperor in the 1st century B.C.; whe
内容简介(英文)
The subject here is Lady Pan Chieh-yu, once the favored consort of Emperor Ch'eng (r. 33-8BC) but supplanted by the affections of another. In lament, she compared her fall from favor to the neglect of
网页展示说明
本幅取材自汉班婕妤的〈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榈树下,班姬持扇伫立,庭前复植有蜀葵,点出夏末时令。 幅中画花用没骨法、仕女脸部的三白法,均与杜菫〈玩古图〉极近,据此可追索唐寅的风格源流。另外,由画上方文徵明题识的书体研判,应为文氏四十岁後所作。文与唐同年,故本幅可定为唐寅此际(一五Ο九顷)的作品。(20100710)
网页展示说明
This work derives from Ban Jieyu's "Song of Reproach," in which she wrote, "Ever fearful of autumn's arrival, when cool breezes quench the sizzling heat, you will discard your fan into a box, your aff
网页展示说明
本作は汉代の班婕妤が帝の宠爱を失った末に咏んだ「怨歌行」を题材としている。「常に恐る秋节の至り、凉风炎热を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