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董其昌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册 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董其昌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册 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册(摺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52.2x34.2
对幅
52.2x34.2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董其昌
对幅
黄子久临董北苑画二幅。一为浮岚暖翠。在嘉禾项玄度家。一为夏山图即此幅是也。子久学董元。又自有子久。可谓兼宋元之绝艺。语云。冰寒於水。不虚也。董其昌观因题。
行书
黄子久临董北苑画二幅。一为浮岚暖翠。在嘉禾项玄度家。一为夏山图即此幅是也。子久学董元。又自有子久。可谓兼宋元之绝艺。语云。冰寒於水。不虚也。董其昌观因题。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其他主题
山水
山径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溪涧
其他主题
山水
瀑布
其他主题
山水
云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树木
松
其他主题
建筑
水榭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皴法
披麻皴
苔点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董其昌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册 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别名
明董其昌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册 临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别名
明董其昌小中现大 册 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别名
明董其昌小中现大 册 临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别名
清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册 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别名
清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册 临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别名
清小中现大 册 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别名
清小中现大 册 临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别名
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
英译名
In Imitation of Huang Gongwang’s Copy of Dong Yuan’s “Summer Mountain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71-75
收藏着录
盛京书画录,第六册,页19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三册,页122-129
参考书目
1.陈韵如,〈清王时敏仿宋元人缩本及跋册〉,收入何传馨主编,《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年五月初版一刷),页339-341。
网页展示说明
〈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图〉此开临摹的作品原貌已无从考察。画中描绘主要山脉由前景向後延伸至後景,主脉两侧谷地缓坡则分别描绘着数间屋舍,木桥、路径之上都可见点景行旅人物活动踪迹。此一绢本山水以青绿设色,无论山体质面藉直线皴画,或者山石层叠处加短笔墨点,乃至矾头与树丛的表现等,虽源自黄公望,但更紧缩山体的层叠关系,用笔亦趋规矩,已是明末清初对於江南山水传统的崭新风貌。(明 董其昌 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册
网页展示说明
There is presently no way to determine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painting which this leaf (the ninth in the album) purports to be a copy of. The main mountain chain depicted in the painting exten
网页展示说明
本作「仿黄公望临董源夏山図」が临模した原作はすでに考察する术もない。画中に描かれた主要な山脉は前景
研究性论着
Wen C. Fong, Images of the Mind ( New Jersey: Th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4), pp. 177-179.
研究性论着
张子宁,〈《小中现大》析疑〉,收入《朵云》编辑部编,《清初四王画派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页505-582。
研究性论着
Wen C. Fong and James C. Y. Watt, Possessing the Past: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6), pp. 474-476.
研究性论着
何传馨,〈清(原题明董其昌)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小中现大)〉,收入李玉珉主编,《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4),页242。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