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宋人婴戏图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宋人婴戏图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120.3x77.2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嘉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宝笈三编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人物
孩童
四人
主要主题
花草
桂花
次要主题
山水
奇石
次要主题
花草
月季 玫瑰 蔷薇
月季
次要主题
花草
剪秋罗、石竹
石竹
次要主题
草虫
蝶蛾
其他主题
花草
其他主题
花草
菊
其他主题
草虫
蜂
其他主题
建筑
庭院
其他主题
器用
家俱(屏风)
椅子
其他主题
器用
乐器
鼓,钹,笛
其他主题
器用
童玩
傀儡布偶
技法
技法
说明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宋人婴戏图 轴
英译名
Children's Puppet Theater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页154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6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三册,页273-274
参考书目
1.〈宋作者佚名婴戏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名宝上珍》(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页233。 2.刘芳如,〈传宋人婴戏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迎岁集福 — 院藏锺馗名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7年二月初版一刷),页132-134。 3.本社,〈宋人婴戏图〉,《故宫文物月刊》,第75期(1989年6月),页1。 4.刘芳如,〈迎岁集
内容简介(中文)
本幅无作者款印。画童子四人,一人於帷幕中操持锺馗傀儡为戏,一人击鼓,一人打板,另一人作指点状。庭院周遭,并装缀花卉蜂蝶诸景。细审画中人物五官、发型、服饰,率皆钩染细腻,神情毕具,饶有苏汉臣一派「着色鲜润、体度如生」的意趣。惟配景花树,失之刻镂、少自然,加以湖石上附加的苔点,画法已近乎明人习气。以是,推断此幅原应有所本,当属明代仿宋的佳作。
内容简介(中文)
画童子四人,於庭院中,分别持锺馗傀儡、击鼓、打板为戏。画中人物五官、发型、服饰,皆钩染细腻,神情毕具,然配景花树、湖石苔点,失之刻镂,画法已近明人习气。
内容简介(中文)
幅中一童子隔着布幔,专注操作提线木偶,正在演着跳锺馗的民间宗教仪式。台前围坐有打点鼓、敲牙板及作逗趣状的三名童子,身着卍字文背绣团龙文服饰。此图表现出儿童游戏轻松诙谐的一面。夹头榫直枨半桌自五代以来即用於饮馔,明代多称酒桌。夹头榫是案体结体常用的一种结构,是受到大梁架柱头的启发。腿足上端出榫并开口,中夹牙条、牙头,出榫与案面底面的榫眼接合,可使腿足更加稳固。镶云石桌面与壶门式圆腿漆凳均属明式,此图
内容简介(英文)
This Painting has neither seal nor signature of the artist. Depicted are four children; one suspends a puppet of Chung K'uei in front of a maskeshift stage background, one beats a small drum, one play
内容简介(英文)
This work has neither seal nor signature of the artist. Depicted are four children; one suspends a puppet of Chung K'uei in front of a makeshift background, one beats a small drum, one plays clappers,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