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元倪瓒远岫树石图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元倪瓒远岫树石图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88.7x37.4
诗塘
30.7x37.4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诗塘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倪瓒
本幅
正月十四日。舟过吴江第四桥。大风浪中。贮水一瓢而去。乃赋小诗曰。松陵第四桥前水。风急犹宜贮一瓢。敲火煮茶歌白苎。怒涛翻雪小停桡。是夜泊舟吴江城外人家。水月浩然。与希言理口永久之。明日题
行楷书
正月十四日。舟过吴江第四桥。大风浪中。贮水一瓢而去。乃赋小诗曰。松陵第四桥前水。风急犹宜贮一瓢。敲火煮茶歌白苎。怒涛翻雪小停桡。是夜泊舟吴江城外人家。水月浩然。与希言理口永久之。明日题壁。诗曰。人家近住江城外。月色波光上下天。风景自佳时俗异。泊舟闲口永白云篇。十五日。与希言谒三高祠。望江上诸山。为写隔江山色。并赋诗赠别。白鸥飞处夕阳明。山色隔江眉黛横。试看三高祠下水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御题用幅间原韵
行书
御题用幅间原韵
题跋
清高宗
诗塘
行书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石渠定监
监藏宝玺
宝笈重编
监藏宝玺
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乐寿堂监藏宝
监藏宝玺
古希天子
监藏宝玺
寿
监藏宝玺
八徵耄念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中(半印)
收传印记
桐江余诠
收传印记
子寿
收传印记
子敬之章
收传印记
于思缉印
收传印记
季潭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次要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次要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皴法
折带皴
苔点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元倪瓒远岫树石图 轴
英译名
Trees, Rocks, and Distant Mountain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第五册,页2775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220-221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四册,页313-314
内容简介(中文)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鍚人,生於元成宗大德五年(西元一三 0 一),死於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一三七四)。他的人品清廉,有特别好洁的怪癖。家裹相当富有,但他对於金钱非常淡泊,不喜欢理财。晚年甚至把家产分送亲友,然後驾着小船和乡野的渔夫隐士往来。 云林的山水具有特殊的风格,构图常作一河两岸的取景,画中树石的安排都很简单,而且画面很少涂抹颜色,有着简朴、天真淡雅的韵味。
内容简介(英文)
Ni Tsan (tzu Yüan-chen, hao Yün-lin) came from Wu-hsi in Kiangsu province. He was known for his pure and honest disposition and for his fastidious cleanliness. His family was quite well-off,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