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宋崔白竹鸥图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宋崔白竹鸥图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101.3x49.9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崔白
本幅
崔白
楷书
崔白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重华宫监藏玺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乐善堂图书记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鉴赏
监藏宝玺
无逸斋精监玺
收传印记
笪重光印
收传印记
陈氏彦廉
收传印记
春草堂图书印
收传印记
宛委堂印
收传印记
檇李□道人赏监图书
收传印记
虎林□吏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树木
竹
主要主题
翎毛
鹭鸶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其他主题
花草
技法
技法
说明
工笔
双钩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宋崔白竹鸥图 轴
英译名
Egret amid Bamboo
英译名
Egret and Bamboo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下册,页80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60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页259-260
参考书目
1.林柏亭,〈帝国的回忆 国立故宫博物院瑰宝赴法展专辑一 — 崔白竹鸥图〉,《故宫文物月刊》,第185期(1998年8月),页26-27。
内容简介(中文)
本幅画翠竹、芦草随风摇曳,水波也起伏荡漾,白鹭一只立於水中,则是放低了姿势,采逆向迎风、涉水而行的姿态,动静之间,形成均衡画幅的力量。幅上虽有崔白二字款,若和院藏崔白的「双喜图」相比较,在刻划花鸟的情态、掌握自然环境中一刹那生动的情景,两者的风味相类;但在用笔方面,崔白的笔墨线条,无论粗细柔劲、浓淡乾湿、起伏顿挫,都为表现物象的质感、动态,随物变化。而在「竹鸥图」中,画白鸥的线条细挺,画竹子、芦草
内容简介(中文)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仁宗时(西元一O二二至一O六三)画院艺学。道释、人物、禽兽、花卉无不精绝,尤擅花竹、山兔、枯荷、水凫、野雁之类。 翠竹、水草随风摇曳,水波亦起伏荡漾。白鹭则逆向涉水,低姿迎风,形成均衡画幅之力量,益饶动态之趣。
内容简介(中文)
崔白(活动於11世纪後半),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仁宗时画院艺学。道释、人物、禽兽、花卉无不精绝。 本幅画翠竹、水草随风摇曳,水波亦起伏荡漾。白鹭则逆向涉水,低姿迎风,饶富动态之趣。作者以挺劲有力的笔触钩画竹竿、竹叶和芦苇,用细若游丝的线条钩勒白鹭的轮廓,且仔细地丝出白鹭的羽毛。从画风来看,此画虽与崔白不类,但绘制精谨细腻,可能为南宋画家所为。 (20110913)
内容简介(英文)
Cui Bo (style name Zixi), a native of Haoliang (modern Fengyang, Anhui), served as an Art Student in the Painting Academy under Emperor Renzong. He was skilled at depicting Buddhist and Taoist subject
内容简介(英文)
Ts'ui Po, tzu Tzu-hsi, was a native of Hao-ling in Anhui province. He worked in the Imperial Academy of Painting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Jen-tsung (r. 1022- 1063), and was skilled in depicting Bu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