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宋人法书(一) 册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书法
品名
宋人法书(一) 册
作者
书体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摺装),册(蝴蝶装)
创作时间
语言
汉文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一
33.2x63
本幅二
34.8x31.1
本幅三
32x45.6
本幅四
26.5x49.2
本幅五
26.4x43.4
本幅六
30.3x48.6
本幅七
25.9x53.4
本幅八
25x32.2
本幅九
28.2x31.2
本幅十
27.3x24.8
本幅十一
26.7x28.6
本幅十二
26x32.1
本幅十三
29.7x40.8
本幅十四
28x30.1
本幅十五
30.2x50.8
本幅十六
28.1x29.7
本幅十七
28.8x28.7
本幅十八
27.3x41.9
本幅十九
31.5x43.5
本幅二十
30.1x43.7
本幅二十一
29.1x39.8
本幅二十二
27.2x39
本幅二十三
29.1x44.4
本幅二十四
31.1x49
本幅八对幅题跋
24.7x31.6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本幅八对幅题跋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石渠定监
监藏宝玺
宝笈重编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监赏
监藏宝玺
无逸斋精监玺
监藏宝玺
乾清宫监藏宝
收传印记
郑杓子经
收传印记
衍极堂
收传印记
浦江旌表孝义郑氏(重二)
收传印记
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
收传印记
忠孝世家
收传印记
瞻衮堂
收传印记
济之
收传印记
黄美之氏
收传印记
琳印
收传印记
黄琳美之
收传印记
吴
收传印记
兴
收传印记
王济赏监过物
收传印记
项子京家珍藏(重十。其一为半印)
收传印记
项墨林监赏章(重十一)
收传印记
檇李项氏士家宝玩(重十二)
收传印记
子京所藏(重三)
收传印记
寄傲(重三。其二为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半印)
收传印记
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重七。其一半印)
收传印记
项元汴印(重九)
收传印记
子京父印(重七)
收传印记
子京(重三。其二为半印)
收传印记
项叔子(重四。其二为半印)
收传印记
蘧庐(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主人(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山人(重三)
收传印记
桃花源里人家(半印)
收传印记
子孙世昌(重二。其一为半印)
收传印记
子孙永保(重十。其五为半印)
收传印记
天籁阁
收传印记
墨林秘玩(重三)
收传印记
神游心赏(重一。其一为半印)
收传印记
世外法宝(半印)
收传印记
退密(重四。其三为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子(重二。其一为半印)
收传印记
天籁阁
收传印记
平生真赏(半印)
收传印记
虚朗斋(重二。其二为半印)
收传印记
神(重一)
收传印记
品(重一)
收传印记
鸳鸯湖长(半印)
收传印记
子京珍秘
收传印记
神
收传印记
奇
收传印记
墨林嬾叟
收传印记
博雅堂宝玩印(重二。其一为半印)
收传印记
项元汴氏审定真迹
收传印记
檇李(重一。其一为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外史(半印)
收传印记
若水轩(半印)
收传印记
净因庵(半印)
收传印记
墨林堂(半印)
收传印记
香严居士
收传印记
墨(半印)
收传印记
林(半印)
收传印记
贞(半印)
收传印记
元(半印)
收传印记
何氏元朗(重二)
收传印记
柘湖居士(重一)
收传印记
清森阁书画印(重一)
收传印记
何良俊印(重一)
收传印记
陆沈金马门
收传印记
陈继儒印(重一)
收传印记
仲醇(重一)
收传印记
吴廷(半印)
收传印记
明安国玩
收传印记
李阿雪珍藏(重一)
收传印记
檇李李氏鹤梦轩珍藏记(重二)
收传印记
李肇亨
收传印记
蜨庵书画
收传印记
仪周监赏(重十二)
收传印记
无恙(重十四)
收传印记
图书府(重三)
收传印记
御题图书府(重五)
收传印记
朝鲜人(重二)
收传印记
安岐之印(重二)
收传印记
御题翰墨林(重三)
收传印记
安仪周家珍藏(重三)
收传印记
安氏仪周书画之章(重六)
收传印记
翰墨林监定章(重七)
收传印记
翰墨林(重三)
收传印记
审定真迹(重一)
收传印记
张鏐
收传印记
钱其桓印
收传印记
季雅(半印)
收传印记
缙云叶氏
收传印记
子敬
收传印记
杨嘉
收传印记
壶中丹室
收传印记
木庵居士(重一)
收传印记
张重迁印(重一)
收传印记
庄馨世孙
收传印记
子方氏
收传印记
众中□□
收传印记
水邨秘藏玩(重一)
收传印记
天兴(半印)
收传印记
韩氏之印
收传印记
安身(半印)
收传印记
师(半印。重一)
收传印记
伐(半印。重一)
收传印记
磐生(重一)
收传印记
闵传尤明爱山堂名(半印)
收传印记
斋(半印)
收传印记
斋(半印)
收传印记
上(半印)
收传印记
士(半印)
收传印记
珍秘
收传印记
永宝用(半印)
收传印记
监古堂印
收传印记
山亭之裔
收传印记
临川王氏
收传印记
宝俭斋
收传印记
屠存智印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技法
技法
说明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宋人法书(一) 册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第一册,页445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178-180
参考书目
1.王耀庭,〈徽宗书诗〉,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宋代书画册页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页244。 2.王耀庭,〈「七十件书画册页名品特展」精选(四) — 徽宗书诗〉,《故宫文物月刊》,第149期(1995年8月),页82-83。 3.何传馨,〈「天子之宝 —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展品系列(五) — 书法、图书文献〉,《故宫文物月刊》,第248期(2003年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